寻礼丨邂逅电影中的酒店,一次诗意“艳遇”(一部电影叫什么大酒店)
最近上映的《假面酒店》对于东野圭吾的许多影迷和悬疑电影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在电影《警探》中,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案件即将发生的地方——东京的科特西亚酒店。木村拓哉的警察卧底和长泽雅美的酒店前台在一家富丽堂皇的酒店里和形形色色的人展开了一场人间大逃亡...
影片中东京的Cortexia酒店是以东京真实的日本桥皇家花园酒店为原型,以服务态度优秀而闻名。细节方面,影片对酒店的刻画可以说是非常细致。整部电影就像是用日本夸张的职场喜剧逻辑铺成的“酒店记录”。侦探剧《刑侦推理》和职场剧《展现行业内幕》在片中呈现。
在我看来,电影以取之不尽的能量捕捉了人们文化生活中音乐、绘画、雕塑、诗歌、舞蹈的艺术细节,并以其独特的嵌入性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赋予独特而不同的意义。酒店也是如此,融入了文化、历史、建筑。同时他们也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他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品牌理念一直在指引着我们。
通过一部电影,你可以爱上里面的人、城市和风景,意识到一个酒店可能只是它的一瞥,但这个形象往往充满了梦想、想象和可能性...
求礼物
“我们在哪里?”
“所有文明的焦点——华德福。”
说到电影《女人的气味》中的著名场景,人们通常会想到三个场景:在酒店大堂与年轻女孩跳探戈,在纽约街头飙车,在学校辩论台上为查理呐喊。有人说,结束一段感情需要一首歌,在这短短的探戈里凝聚一生。
当影片中浪漫唯美的探戈舞曲想要响起,当手搭在美女的腰上,当鼻子里充满诱人的香味,慢慢地从你的脚步中走出来,想象自己的风格和别人羡慕的目光...把人们带回到那个古老的时代,主人公弗兰克和他的女伴在华尔道夫的范德比尔特舞厅跳舞,仿佛要把所有的烦恼抛在脑后...影片中大约有一半的场景发生在这里,这种探戈舞蹈让华尔道夫复古奢华。
正如阿尔·帕西诺在影片中所说,舞蹈不同于生活。没毛病。简单就是探戈的魅力,哪怕舞步乱七八糟,跳下来就好。“闻香识女人”也可以用来“闻香识旅馆”。自从1945年《沃尔多夫周末》首次在这里拍摄以来,已有20多部电影在纽约沃尔多夫拍摄,如《教父III》、《逍遥法外》、《纽约爱情故事》和《欲望都市》。2017年,拥有124年历史的纽约地标酒店华尔道夫酒店落幕,全世界送走了一个纽约传奇...也许,生命的意义就像黑暗中的探戈。精彩与否取决于自己,最后完美谢幕。
求礼物
失落的欧洲童话
提起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颜色。大量的粉色、紫色和红色构成了高贵奢华的色调。紫色酒店服务员制服,粉色门德尔& # 39;s的蛋糕盒和酒店大堂的穹顶,甚至野外的雪原和天空空都是粉色的。最后交织出一首迷人又暧昧的作品,就像是一封寄给昨天的粉色情书。
在30年代欧洲的黄金时代,结合剧情背景,本片本应是一部大时代悼念伟大历史的视觉格局,本应是严肃紧张的故事背景,却因其荒诞的演绎,色调更为明亮,粉蓝与梦境场景相契合。游戏般惊心动魄的逃亡,宏伟典雅的欧式建筑,时而欢快时而凝重的剧情节奏……这些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仔细看糕点店女孩阿加莎胸前的瓷坠,两把钥匙都是错的。这也是酒店业的“神秘”组织“十字钥匙”(Crossed Keys),灵感来自法国一家酒店服务组织Les Clefs d'Or(法语:金钥匙)。
这种酒店服务组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只在法国流传,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加入其他国家,成为全球酒店业的“金钥匙”组织。这个组织是来自酒店的一类服务员的联盟,那就是门房,也就是华人世界的“礼宾”二字。
随着金钥匙成为酒店业的标杆,很多国家也有了自己的金钥匙徽章,比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饭店礼宾部的徽章就是金钥匙和中国旅游标志“飞燕”的融合。影片中的主角能帮客人解决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他裙子上有这个十字钥匙徽章。
影片中更多的现场镜头来自德国小镇格利茨和捷克温泉小镇卡罗维发利。影片中虚构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原型并不在匈牙利,而是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它的真名是大酒店普普。这家曾经是欧洲最豪华的酒店,成立于1701年,与电影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举办地,成龙的《上海骑士》、《最后的假期》、《玫瑰人生》和007系列的《皇家赌场》也曾在这里取景。
求礼物
沙漠中遥远的星系
位于突尼斯马特塔的西迪·德里斯酒店(tel Sidi Driss)是一座建于几个世纪前的传统柏柏尔风格房屋。作为星球大战电影中天行者家族的故乡塔图因的家园,卢克·天行者的少年时代等许多场景都是在这里拍摄的。1977年拍摄第一部电影《星球大战:新的希望》后,这些装饰被拆除,直到2000年才为拍摄《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而彻底重建。
酒店全年开放,装修依旧完好。这家旅馆有五个洞穴,其中四个有房间。第五个洞穴,传说中的星球大战洞穴,现在是一个酒店餐厅,你可以在和电影一样的场景中吃饭。
但由于沙漠的极端温度,这一带的传统民居其实都建在地下,感觉很像黄土高原的窑洞。大坑散布在荒凉的山丘中。在这里生活了几个世纪的柏柏尔人沿着地形挖出了庭院、卧室和厨房,过着穴居生活。
求礼物
高山森林中的“了望旅馆”
说到恐怖电影,1980年的电影《闪灵》一直被认为是经典之作。这部电影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灵感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斯坦利酒店。影片中俯瞰酒店的外景取自俄勒冈州的Timberline Lodge。
对闪灵的各种解读也充满了神秘感。有人说是轮回,有人说是印第安人的复仇,有人说是“沙平”超能力...影片只是在一个逻辑体系中加入了许多不合逻辑的细节,它们与主体的关系若即若离,背后的意义令人不寒而栗。
在电影的开始,一个长镜头展现了一个自然美景的全景。平静的冰山湖四面环山,山上白雪皑皑,都传递着一种自然祥和的原始状态。
然后,与这份宁静相对的,是低沉压抑的背景音乐,在跟随者的镜头里,随着无尽的路,不断延续和蔓延。有这样的音乐背景,一路延伸的路的尽头就是瞭望酒店。
这家酒店成立于1937年,周围环绕着高山风景和滑雪胜地。1977年,它被宣布为国家历史地标和俄勒冈州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影片中有几个外景镜头,因为山上小屋附近几乎没有平地,也没有树篱迷宫。所以像树篱迷宫和装卸码头这样的场景和许多室内场景都是在英国的Elstree工作室拍摄的,而不是在mountain lodge酒店。
说到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闪灵》的导演库布里克被要求不要在电影中描绘217房间(书中所有的描述),因为未来的客人可能会害怕呆在那里。所以在影片中,217房间被一个不存在的237房间代替了。讽刺的是,客人对217房间的热情远高于其他房间。因为好奇住酒店,也有一种“探店”。
求礼物
日夜俯瞰东京
在这部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电影中,男女主角在东京世界顶级酒店之一的东京柏悦酒店相遇。影片中的斯嘉丽·约翰逊女主人喜欢坐在酒店的窗台上往下看。一座搂着膝盖的宽松建筑,到处都是冷,空像她的心一样孤独。当你坐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东京的夜晚灯火通明,俯瞰东京令人惊叹的全景和连绵不断的富士山。
也许电影吸引我的不是他们的爱情,而是他们眼中的东京:白天一股流动的人流,晚上一股闪亮的霓虹灯,很热闹,但人与人之间没有眼神或言语的交流,本质上是冷漠的。游戏厅里的每个人都在屏幕前兴奋地跳着舞,消耗着一种虚假的成就感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惫或青春的躁动。
当你放慢脚步,手捧一杯红酒,在迷人的爵士音乐中轻轻摇摆身体,与和时间赛跑的东京的效率形成鲜明对比时,会显得无比梦幻和迷惑。
繁华时期的辉煌,没有落后的孤独,从百年风雨中一路走来。拍摄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西雅图不眠夜》、《孤家寡人2》和《美国骗局》的纽约广场酒店,拍摄了《谍影重重》和《尼基塔》的巴黎里贾纳酒店,欧洲第一家拍摄黄金眼的豪华酒店,以及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伦敦朗廷酒店...
“一个人只有今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就像布达佩斯大饭店说的,住在世界上最华丽的饭店里,等待古斯塔夫那样的人,或者干脆成为古斯塔夫那样的人。电影如画,酒店如诗。电影比其他任何媒体载体都更能表达人们的集体梦想。酒店也可以,在这里可以满足生活、审美、艺术、生活的美好礼遇。